111年度將總體計畫定位為達到「東吳大學永續發展」為最終目的,【對內】透過SOAR分析,盤點與探索學校優勢與轉機,嘗試改變現狀,尋找新契機;【對外】透過SDGs指標概念的融入,洞悉外部環境與瞭解社會發展,有效運用資源。並與本校校務發展計畫共同以「回饋社會,盱衡全球,以創意思維培養跨域人才之綜合型大學」為總體目標,發展出高教深耕共振協力模式2.0架構圖,以教學創新、學校特色、公共性、社會責任為面向,並以社會責任永續、經濟發展永續、生態環境永續、全球夥伴永續為發展方向。111年度計畫策略更強化於「教育連結真實與生活情境」,而如何連結,SDGs是關鍵的媒介。

 

本校111年度高教深耕計畫與111至114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目標一致,均以「跨域人才培育,大學永續經營」為總體目標。從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指定的四大面向,執行本校高教深耕計畫「深耕學院優勢,聚焦學院特色」、「倡導創新創意,強化實踐能力」、「精進教學支持,鍛造自學能力」、「延伸學習視野,提昇國際優勢」、「落實公共政策,奠定校務治理」、「人才扎根養成,場域永續發展」六大主軸,其主軸連結校務發展計畫「創新教學」、「開創協力」、「特色研究」、「適性輔導」、「接軌國際」的五大核心項目,透過兩計畫的共同推動,實踐本校四大永續目標。

 

以下以高教深耕四大政策目標及其所涵蓋的主軸、行動方案與對應之SDGs目標略述如下:

 

一、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該面向中,包含三個主軸,分別是主軸A「深耕學院優勢,焦聚學院特色」、主軸B「倡導創新創意,強化實踐能力」、主軸C「精進教學支持,鍛造自學能力」,總體目標為「培養具備永續知能之π型人才」。引用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對於2030教育願景所發展的「2030學習羅盤(Learning Compass)」為其概念,將重點放在「HOW」,也就是如何教、如何學,意指提供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高效率學習一個明確的指引。以學生學習為導向,目的在培養學生除了具備知識、技能外,亦重視學生的態度和價值觀。期學生習得如何利用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觀後,實現「自定航向」也就是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發展學校特色

 

該面向中,對應的是主軸D「延伸學習視野,提昇國際優勢」。此主軸以跨域、跨國、跨界三項來點出計畫內容,「跨域」指的是有別輔系、雙主修、學程之外,本校特有的「第二專長」課程;「跨國」指的是雙語化學習、國際觀養成,「跨界」指的是教師產學研究、學生期刊論文發表、學生校外實習等。除此之外,在此面向無論是跨域、跨國、跨界,目的均為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因此,此面向中亦包含生涯、職涯輔導及探索計畫內容,以培育同時具備專業與軟實力之跨域、跨國、跨界π型人才。

 

三、提升高教公共性

 

該面向中,對應的是主軸E「落實公共政策,奠定校務治理」。此主軸以公平、公正、公開三項點出計畫,「公平」指的是為確保公平教育,本校對於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提供了入學時的支持與入學後的輔導,並且在教師端的獎勵與相關措施亦致力其公平性原則;「公正」指的是本校在校務治理的部分,不偏頗的依據校務資料分析之數據結果,提供各行政與學術單位決策與改善相關策略建議;「公開」指的是本校各項校務資訊及計畫相關內容的公開性。該主軸以數據為本,並重視利害關係人意見,探討大環境變遷下,建立更完善的校務政策與制度。

 

四、善盡社會責任

 

該面向中,對應的是主軸F「人才扎根養成,場域永續發展」。而大學社會責任亦為大學永續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該主軸綜整本校在社會責任的各項計畫與措施的努力,包含延伸教育部萌芽型大學社會責任計畫、鼓勵校內師生組隊申請種子型計畫、持續補助高教深耕計畫主冊USR Hub計畫,以及偏鄉服務、在地關懷、服務學習課程等。鼓勵本校師生共同參加,建立本校與社區共生共榮的生態體系,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為目標。鼓勵學生從實踐中學習,以實現「教育不僅限單方面講授,更要給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之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