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計畫編號:110A300
- 計畫主持人:理學院張怡塘院長
- 共同主持人:林惠文教授、呂世伊教授、李重義副教授、張建妤副教授、梅長生副教授
- 協同主持人:
執行內容 :
因應社會變遷與產業趨勢,學院依據各學系特色及站在學術與產業的銜接點,培養學生具備知識經濟時代競爭力,以學系最堅強的師資以及嚴謹的教學與研究精神,引領發展出各項前膽性專業課程,更致力和實務界緊密合作,積極發展與企業及組織團體的產學合作關係,持續推動教學內容的數位變革和創新、實習制度的精進,積極地持續推動「數位三創」教育,藉由學院教師優質的研究能量,以及頂尖的創新思維,結合業師多元實務經驗,提供本院學生更豐富的資源與發展機會。以數位與程式能力的培育支持創新,創意與創業的目標,意在提供學生更多元且適性發展的學習管道,提升學生符合產業所需之就業競爭力,期望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可以讓學生具備靈活的「創意思維」、實作導向的「創新能力」,以及篤實負責的「創業精神」,好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激烈挑戰。因此,學院擬定的計畫主軸,期能讓學生除具備創新,創意,創業的素養與能力外,並配合教育部重要政策推動,融入程式與軟體人才培育,整合而揭櫫本計畫的「數位三創」目標,陸續在各系所既有的課程中,以「融滲教學」的方式,將智慧創新數位軟體人才養成,實務加值及善盡社會責任等之精神與應有的訓練加入到教學任務中,各項計畫主軸如下:
主軸一「智慧創新數位軟體人才養成」:為培育人工智慧相關領域實務應用的人才,數學系開設資料分析與人工智慧相關之實務課程,舉辦AI金融科技工作坊,聘請具實務經驗的教師與業師偕同授課,並添購電腦軟硬體設備,提供學生優良的學習環境。
主軸二「教學產合一,培育多元實務加值人才」:包括五項行動方案,藉由規劃不同導向之課程學群與業師指導,啟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培養實務技能,意在提供本學院學生更多元且適性發展的學習管道,提升學生符合產業所需之就業競爭力,以利產業所用。
本計畫目的以培養創意、創新、創業與智財管理跨領域之優秀人才為目標,課程設計內容整合創意創作、創新產業、創業管理等相關系列課程兼重理論與實務,期待學生修習課程後能在原有的知識為基礎狀態下,不斷地運用創意、追求創新、發揮創意精神,可以讓學生不僅只是學到知識,進一步掌握產業發展趨勢,深入各種分析技巧,創造出特色優勢;還能以知識為基礎來理解真實問題而「活用創意」、「激發創新」、「迎向創業」,更融入程式能力的培育,讓學生培養動手實踐心中概念的觀念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養成相信自己具備創意,能創造價值的能力,另可結合知名企業實務經驗,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創業之各項關鍵因素,進而培養學生未來創業及經營管理能力,方能在數位與AI經濟的潮流中,擁有過人的競爭力!
計畫時程 :
行動方案名稱:主軸一、智慧創新數位軟體人才養成 | |||||||||||||
|
| ||||||||||||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新開設實務課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聘任授課教師與業師 |
|
|
|
|
|
|
|
| ▅ | ▅ | ▅ | ▅ | |
購置課程需要之電腦軟硬體設備 |
|
|
|
|
|
|
| ▅ | ▅ | ▅ |
|
|
行動方案名稱:主軸二、教學產合一,培育多元實務加值人才 | |||||||||||||
|
| ||||||||||||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聘任創客空間負責人碩士級專任助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創業演講活動 |
|
|
|
|
|
|
|
| ▅ | ▅ | ▅ | ▅ | |
精工工作坊 |
|
|
|
|
|
|
|
| ▅ | ▅ | ▅ | ▅ | |
專利申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理演喻教具研討會、研習營 |
|
|
|
|
|
| ▅ | ▅ |
|
| ▅ | ▅ | |
開設特殊課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學儀器設施購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應用心理學創新與深耕實作力:開設實習實務課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應用心理學創新與深耕實作力:安排課程實務講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聘請碩士級研究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內部人員接受認證與實驗室管理相關課程訓練,並取得證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與初期認證項目之能力試驗計畫,並取得相關能力證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期認證項目通過TAF實驗室監督認證 | ▅ | ▅ | ▅ | ▅ | ▅ | ▅ | ▅ |
|
|
|
|
| |
爭取校內檢驗業務計畫,利用校內「飲水機檢驗業務」,進行檢驗研究中心試營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強化檢驗技術相關訓練課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置學生實習系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列認證項目之檢驗方法建立 | ▅ | ▅ | ▅ | ▅ | ▅ | ▅ |
|
|
|
|
|
| |
產學合作計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預期具體成果 :
1-2-2教師改進教材內容或開發創新教學方法之比例與客觀教學成效
1-3-1學生跨領域學習比例成長情形
1-5-1學生參與創新創意(業)課程比例成長情形與課程學習成效
4-1 資據各校所選定之「學校發展特色」(如「產學合作」、「國際化(國際交流)」、「研究能量」、「優勢特色」等)所訂績效指標,訂定可檢核之成長目標
計畫執行成果摘要 :
從科學到科技以及多文化的體驗,未來的人才趨勢將聚焦在多領域的成長經驗。學院近年來除配合國家重要政策,縮短學用落差暨提升學生專業之實務能力,依據各學系特色,完成課程分流的規劃、專業實務為導向之課程的設計以及實習課程的開設。本年度除延續過往既有的成果,學院持續推動教學型態的變革和創新、實習制度的精進,積極地推動「數位」、「三創」教育」,意在提供本學院學生更多元且適性發展的學習管道,提升符合產業所需之學生就業競爭力,期望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可以讓學生具備靈活的「創意思維」、實作導向的「創新能力」,以及篤實負責的「創業精神」。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激烈挑戰,學院擬定的之主軸計畫係以協助學生具備「數位」、「三創」的素養與能力為目標,並在各系所既有的課程中,以「融滲教學」的方式,將「數位、三創」的精神與應有的訓練,加入到課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透過各項創新教學工作,創造師生共學,引入真實議題、善用專業知識,於「做中學」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知識的跨域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育面對現實世界所需的整合性知識與技能之高素質人才,達到「實習即學習」、「畢業即就業」。另計畫主軸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與學校永續發展報告書為基礎,綜看SDGs目標與計畫內容關聯性,掌握教育、環境、能源、經濟、社會與創新的連動性,避免僅檢視單一的目標,更需深究挑戰的本質或根源,避免僅治療症狀或互相矛盾的解決方案和行動計劃,故整體計畫相對應永續發展目標之SDG 3、SDG 4、SDG 6、SDG 7、SDG 9、SDG 13等目標。本計畫執行成果摘述如下:
主軸一「智慧創新數位軟體人才養成」:為培育人工智慧相關領域實務應用的人才,除了續開「機器學習與應用」、「深度學習與應用」、「人工智慧應用實務(一)」外,另新開設「人工智慧應用實務(二)」、「資料探勘與分析」、「高等統計應用」、「生物統計」等AI相關課程外,並添購電腦軟硬體設備,提供學生優良的學習環境。
主軸二「教學產合一,培育多元實務加值人才」:配合全球重要產業發展之多元人才需求,運用學院教師們長年培育紮實基礎學科人才的教學能量及既有之多元領域研發成果的優勢,理解學生背景及學習特質為主體,透過學習特質理解、信心與學習動機激發、學習風氣提升、完善學習支持系統的建構,著重專業與實務並重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團隊合作、跨領域、創新開放的能力,進而期望培育出具「跨域力」、「創新力」及「就業力」的科技人才。
藉由開設多元化課程,整合創意創作、創新產業、創業管理等相關系列課程兼重理論與實務,培養及訓練學院碩士班與大學部學生具有獨立思考、操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期待學生修習課程後在原有知識為基礎下,不斷地運用創意、追求創新、發揮創意精神,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進一步掌握產業發展趨勢,深入各種分析技巧,創造出特色優勢;還能以知識為基礎來理解真實問題而「活用創意」、「激發創新」、「迎向創業」,並融入程式能力的培育,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心中概念的觀念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養成相信自己具備創意,能創造價值的能力,另可結合知名企業實務經驗,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創業之各項關鍵因素,提升學院畢業學生的研究視野,在數位與AI經濟的潮流中,具備繼續深造的基本專業能力外,亦可培養學生未來創業及經營管理能力或投入參與產官學機構相關之科學研發、技術服務及生產製造等實務工作,培養具競爭力之專業人才,用於貢獻國家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