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計畫編號:107A100
- 計畫主持人:人文社會學院黃秀端院長
- 共同主持人:
- 協同主持人:鍾正道、王志輝、陳立剛、石計生、劉維公、萬心蕊 、彭廣林、賴光真、楊俊峰等老師
執行內容 :
本計畫之主要目標為強化人文社會學科教育課程與國際交流人才培力、數位知能培力、競賽文創培力等相關就業能力培育的連結,預計規畫各項實作課程、競賽活動、全英語授課、國際迷你課程、海外移地教學及海外實習等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能積極投入,實際參與創作,並且瞭解社會公眾議題,與世界接軌。
本計畫以課程教學多元化作為厚植學生基礎能力的途徑,與政治、社會、社工、文學、傳播、商學、法律、資訊科技、創意人文、非營利組織管理等跨領域專業的合作,達成學生專業結合多元職涯規劃的目的。透過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具實務經驗的國內外專家、學者至課堂上偕同教師教學,乃至舉辦校外移地教學參訪、相關工作坊,以更加豐富多元的專業課程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提升學生學習慾望。更重要的是,面對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時代的來臨,「提案力」與「實作力」將是大學生必須強化的工作技能,高等教育僅是傳授大學生學科的專業知識,是不足以應付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挑戰,大學生需要更密集的創造力訓練,成為工作崗位上迫切需要的提案家與實作家,以建立職場的不可取代性。故此,本院積極整合學系專業知能,開設院級的跨領域創新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提案力和實作力,並輔以提升學生資訊科技的運用能力,共同打造人文社會學科學生的優勢。
學生面對的未來趨勢之改變,亦鼓勵教師在教學方面產生不同的思維,更多的促成實務面向與理論面向的對話,激盪出教師在教學上的活力。跳脫傳統單純的理論講授,趨向更加多元的知識傳授,也使課程內容之實施方式更加活潑,和與實務取向作結合,形成人文社會學院的總體蛻變與成長。
計畫時程 :
行動方案名稱:一、跨領域整合與總結性課程 | |||||||||||||
|
| ||||||||||||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開設院級整合課程、跨領域整合與總結性課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動方案名稱:二、國際化課程與教學活動 | |||||||||||||
|
| ||||||||||||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舉辦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和開設全英授課課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動方案名稱:三、理論與實務結合課程 | |||||||||||||
|
| ||||||||||||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開課結合理論與實務的課程,增加學生的實作經驗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動方案名稱:四、 創新教學與教材課程 | |||||||||||||
|
| ||||||||||||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教學方式創新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動方案名稱:五、數位知能與競賽文創培力 | |||||||||||||
|
| ||||||||||||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舉辦各類知能培育營和創作競賽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動方案名稱:六、成立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 |||||||||||||
|
| ||||||||||||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
開辦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
|
|
|
|
|
|
|
| ▅ | ▅ | ▅ | ▅ |
預期具體成果 :
1-1-1學生學習成效之進步情形(學校得依學生特質訂定基本能力及專業知識及實作能力之進步指標)
1-5-1學生參與創新創意(業)課程比例成長情形與課程學習成效
計畫執行成果摘要 :
人文社會學院於「在地連結與厚植國際培力創新發展計畫」規劃執行厚植學生基礎能力、發展多元創新的教學設計、規劃數位知能的培訓、舉辦文創培力競賽、以及提升教師專業成長。
於厚植學生基礎能力上,透過開設跨領域整合課程、院級整合課程、全英語課程、國際迷你課程,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具實務經驗的國內外專家、學者至課堂上協同教學,以豐富專業課程,提升學習慾
望;更鼓勵規畫校外參訪教學,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更藉由海外移地教學及海內、外實習課程的設計,幫助學生在投入的過程中達成理論接軌實務,提前接收就業環境的脈動,完成多元學習,打造人文社會學科學生的優勢。
於發展多元創新的教學方面,107年度開設「提案家與實作家工作營」、「士林史蹟探索與行動App設計與運用」結合實作課程內容的院級整合課程,供全校學生自由修讀。「社會工作中的冒險治療」課程則是首度設計課程結合自然環境、合理冒險活動與團體互動過程等元素,為修課生打造一堂充滿冒險體驗感的創新課程。「聲韻學」課程則使用本校MOOCS攝影棚進行輔助教學的課前教材錄製,以幫助學生理解上古音和中古音。
亦致力在多元類型的學生實務工作坊和講座的舉辦,諸如:「〈嗨!寶貝〉紀錄片巡迴放映講座─3/14東吳大學場」、「多元東吳.解放性/別」第三屆性別周活動-「塗層。突層」、「2018廣告創意企劃營」、「國會助理工作坊」、「社會資訊家:GIS與虛擬數位教學工作坊」、「身心障礙者人權與反歧視法制定工作坊」、「多元文化主義:國際移民和社會衝突工作坊」、「GOOGLE ANALYTICS密集培訓營」、「2018影像敘事工作坊」、「文謅謅電影展」等,吸引學生投入多面向的涉獵。
此外,更籌辦學生成果發表會、文創競賽活動供作學生展現獨特自我的平台,如:「2018雙溪金曲獎–現代詞曲創作比賽」、「2018雙溪金劇本獎」、「WHEEL MAP士林無障礙調查競賽」、「2018年『新世代』暨『社會研究方法』學習成果發表會」、「2018東吳大學社會學系『跨文化』學生學習成果發表會」、「實習成果發表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