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內容 :

利用已建置完成的東吳大學校務資料,分析東吳大學什麼樣的學生比較可能因三分之二學分不及格(簡稱三二)與兩次二分之一學分不及格(簡稱雙二一)而遭退學。本計畫亦檢驗不及格學分比例在三二處與第二次二一處,是否發生頻率明顯下降。如果沒有明顯下降,表示學分不及格比例是隨機發生,未受到學生與教師的外部干擾;若真有明顯下降,計畫將探究是學生刻意放棄某些科目,以求其他科目及格;或向老師求情,因老師的通融而逃過被退學;或退學標準發揮了功效,讓同學在面臨被退學可能時,更努力於課業,因此規避了被退學的命運。

計畫時程 :

行動方案名稱:1.資料整理

 

月份

工作事項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計算每位學生各學期的不及格比例;計算同一學期同一科目的不及格比例與恰好60分比例

 

 

 

 

 

 

 

 

 

 

行動方案名稱:2.敘述統計

 

月份

工作事項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計算各特性下的不及格比例;計算各特性學生修困難與通融科目的比例

 

 

 

 

 

 

 

 

 

 

行動方案名稱:3.較深入的計量方法分析

 

月份

工作事項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迴歸分析

 

 

 

 

 

 

 

 

 

撰寫論文初稿

 

 

 

 

 

 

 

 

 

 

預期具體成果 :

1-1-1學生學習成效之進步情形(學校得依學生特質訂定基本能力及專業知識及實作能力之進步指標)
2-2-1教務類:學生數、教師數、生師比(含變動情形)、註冊率、休退學人數、轉學人數、客觀教學品質成效、學生意見調查之教學滿意度、畢業生流向及薪資與其他相關資訊等

計畫執行成果摘要 :

本研究以東吳大學99、100、101共3個學年度入學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涵蓋期間包含這些學生大一上至大四下,也包含大二後入學的轉學生,分析他們修課的不及格現象,包括二一與退學。本研究發現學分修超過18學分、二年級下學期、男性、轉學生、有學貸、曾二一(以往學業成績不佳)的學生不及格率較高;在課程方面,隨年級的增加,各科的平均分數提高,不及格比例下降。學院方面的課程以理學院的課程不及格率最高,其次大略為商學院。資料顯示學生有刻意避開二一的發生。在雙二一制度下,有過二一記錄的學生,其未來的不及格率會下降,下降幅度也超過沒有二一記錄的學生,這下降可能是靠扭曲各科目的投入時間,也可能靠老師通融,不過老師通融僅達單尾的邊際顯著,這些學生不及格率的下降也可能來自退學制度的設計讓這些學生更加努力於課業。